上海鑄鐵平臺廠家稱 環保督查與經濟發展并不矛盾
上海鑄鐵平臺廠家,在剛過去的2018年,隨著供給側改革推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步伐,環境保護水平亦再創新高。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12月10日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8年年會上表示,5年來,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基本形成。
作為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2018年,京津冀及周邊區域“2+26”個城市收獲了更多的藍天,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能夠實現。
從2018年4月起,環保部從全國環保系統抽調了5600名一線環境執法人員,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的“2+26”個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而“散亂污”企業整治是此次強化督查的重點內容之一。
所謂“散亂污”企業,是指那些無證無照、證照不全、違法建設、違規經營,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或作坊。
這類企業對地方經濟沒什么貢獻,不僅污染嚴重,而且消耗大量資源、能源。而整治“散亂污”卻引起不少非議。有人表示,一味關停存在“散亂污”問題的企業,影響了當地經濟發展和職工飯碗。甚至有大企業稱,關停“散亂污”企業,自己的原材料、零配件斷供了,將面臨巨額財產損失。
2018年12月,在環保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也說,“一些受到督察影響的企業和個人,大肆炒作環保影響經濟、影響大宗產品價格等問題,對督察是帶來阻力的。”
而環保這一步,絕對不能讓。風波過后,那些“治污影響經濟發展”、“環保沖擊實體經濟”的說法不攻自破。
去年11月,在環保部召開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散亂污”企業整治暨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階段總結現場會上,河北省文安縣大地木業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2017年企業環保投入3000多萬元,用于鍋爐改造和增加揮發性有機物粉塵收集設備投資。
究其原因,一是質量的提升,二是過去大量存在的“散亂污”企業,成本很低,惡性競爭,擠占了市場。經過整治,“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國合會”2018年年會上說,過去的經濟學只關注總供給、總需求這樣的均衡等,生態文明的經濟學還應該關注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均衡。生態文明要求根據水土資源和環境容量來引導和調控人口的分布和經濟布局,控制好開發強度,實現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空間均衡。